JasonWang's Blog

感悟2021

字数统计: 2.2k阅读时长: 7 min
2021/12/31

天之道, 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老子

A Thinking Man

到了年终时刻, 面对新年的来临, 总免不了回想过去365天所发生的一些事情, 脑海里重放经历过的点点滴滴. 过去一年, 有成长, 有失落; 有痛苦, 有欢乐. 看了年初立下的flag, 有些实现了, 有些还没有, 总的说来差强人意. 感概, 领悟, 波折起伏之后方才懂得人生哪些事情是重要的, 需要用心用气力去呵护与完善; 哪些是不重要的, 不足挂齿, 发生了依然可以云淡风轻.

  • 2021年女儿两岁了, 变成了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可爱, 每天都会粑粑粑粑的叫个不停. 女儿的成长让我这个缺乏耐心, 时不时发脾气的父亲变得更温和, 更有责任心与同理心, 也是我每天进步的动力.
  • 工作上, 今年开始有所沉淀, 遇到什么问题都会深究与总结, 一年下来也写了快10篇博客; 下半年开始了解深度学习, 算摸到了机器学习的门, 这个也会是后面重点投入的方向.
  • 由于公司开始了双休制度, 得以有时间开始锻炼身体, 周末打几个小时的羽毛球, 着实收获良多, 不仅人的精力更好, 精神状态也改善了不少.
  • 看了不少书, 技术的有, 哲学的也有, 思维方式的也有, 有数量, 但是不够系统.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混沌大学李善友的<第一性原理>与<第二曲线创新>, 吴军的<智能时代-大数据智能革命>以及日本哲学家饮茶写的<了不起的哲学家>. 希望今年能够开始系统性的学习研究某些方向, 争取有所输出, 而不是单纯的阅读.

再细细想想, 2021年有几个感悟值得写下来, 共勉.

从现实出发, 与生活和解

现代人的生活繁忙而带着些许焦虑, 一周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着工作, 很少会有足够的时间静下来思考生活, 思考人生. 从小到大, 我们都被教育要争第一, 可是没有人告诉我们, 得到第一之后应该怎么做. 我们都在围绕着得到而努力, 为了获取而挣扎. 儿时, 如果得不到一个想要的玩具, 我们会伤心痛哭, 汪汪的流泪;长大后, 我们会为了金钱, 职称;大的房子, 好的车子不断奋斗, 一旦得不到就会难过痛苦. 在内心深处, 我们只是把财富/功名/车子/房子这些外在的东西内化成了自己儿时的玩具, 把它们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所以没有得到或者失去这些东西会让我们伤心. 但, 我们却从来没有问自己, 得到这些外在的东西之后, 会怎么样? 应该怎么样?

换个角度, 如果我们把这些外在的物质与内心的真正需求切割开来, 会如何? 归根结底, 内心的富足与幸福跟这些外在的玩具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只是在成长过程中, 社会把这些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烙印在我们的心灵上, 而我们也不假思索的予以接纳罢了. 我们一直在向外需求幸福与快乐, 却得到的总是失落与痛苦, 而实际能让我们获得安宁与富足的是内心的强大与开放.

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 这才是生活与快乐与幸福的源泉. 向外求, 依靠外在的财富与名利不断来达成人生的目标与自我价值的认可, 是一条失去自我的不归路-有钱了, 才会觉得安全, 一旦失去财富可能会让你难过痛苦; 有了各种名号, 才觉得被认可与尊重, 一旦得不到就失落而难以自处; 有了10万, 我们希望有100万, 有了一个房子, 我们希望有一个别墅. 这种无止境的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 是让我们迷失自我, 丧失个人价值与幸福的根源. 我们已经忘了, 人生到头, 名利财富终究是一场空. 那些我们绞尽脑汁,日夜寻思的东西其实都是让我们失去自我的魔鬼. 佛教在很早之前就道出了这些真理, 所谓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形形色色的物欲不但偷走了我们的时间精力, 也让我们丧失了内心的安宁.

但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有无法从现实脱身的理由-有妻儿, 有父母, 有兄弟姐妹, 有朋友, 我们也很难做到像释迦牟尼一样从一个王子变成一个追寻信仰的修道者, 成为宗教领袖. 我们都是凡人, 都有凡身. 但依然, 我们可以选择,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 我们依然可以有所作为. 基于现实, 向内求, 不要纠结一时的得失, 不要纠结名利, 要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待人生与生命的价值/意义, 要与生活的一切和解, 理解, 包容, 温和, 有度, 在混沌中寻求内心的富足与安宁.

享受成长的痛苦

向外求, 其实是容易的; 向内求更难. 向内求, 需要我们去感知内心, 尝试理解自己头脑中思维模式, 尝试找到一切困惑与苦恼的源头. 这种探索与寻求并不容易. 历史上的各路牛人, 释迦牟尼, 老子, 耶稣, 尼采; 牛顿, 爱因斯坦等在用不同的方式追问人生与宇宙的奥秘, 而天资平平的我们要依靠什么去追问内心的答案, 得到人生的真谛.

这注定是一条艰难的路. 思维与认知的转变好像总是伴随痛苦, 就好像母亲孕育一个新生命一样-十月怀胎, 呕吐难受, 没有几天踏实安静的日子; 等到要生产时, 几乎要将一个母亲脱胎换骨, 一个生命才会真正诞生. 一个人的成长其实是类似的, 若非有苦痛, 可能就像是温水里的青蛙, 自我感觉良好, 没有危机感, 感知不到外界的变化, 实际上只是在原地踏步, 并没有任何的长进. 真正的成长, 是认知冲突后带来的思维方式的变化, 总会伴随着阵痛与挣扎. 而要想获得突破, 我们也要适应这种内心的冲突, 不断的挑战与调整已有的认知, 保持好奇心, 主动去寻求与探索现有的边界.

那么, 对于个人来说, 如何做到拓展认知与思维的界限? 以个人经验来说, 大致有如下几个方法:

  • 建立系统性的思维框架: 不管是了解一个陌生还是一个熟悉的领域, 建立一套有效可行的思维框架都至关重要, 这也是初学者与专家的重要区别. 有了思维框架, 可以让我们对一个领域会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 也为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提供夯实的基础.
  • 阅读, 多读经典: 所谓开卷有益, 养成阅读尤其是经典好书的习惯, 让大脑处于一个放空的模式-接收未曾了解过的新思路, 新方法. 有时, 即使是随便翻翻书, 也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要有意识的进行输出: 如果没有将阅读与思考进行输出, 我们可能很难清晰的看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是什么样子. 输出不仅是重新厘清大脑中认知的模糊地带, 也有助于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 锻炼身体与磨砺心智一样重要: 虽然在哲学上, 关于心灵与肉体的统一尚有争论, 但无可否认, 一个健康的身体有利于大脑的良好运转, 让大脑处于一个更高效/更有活力的状态. 不要忽略你的身体, 节制的饮食, 定时的锻炼都能帮助大脑运转的更好(大脑是否等同于心灵了, 暂且不论).

2021已经成为永恒记忆的一部分了-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2022, 你好.

原文作者:Jason Wang

更新日期:2022-02-28, 18:27:54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CATALOG
  1. 1. 从现实出发, 与生活和解
  2. 2. 享受成长的痛苦